上世紀80 年代外資變頻器產品開始進入我國市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90年代以來變頻器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發普及,行業規模迅速擴大。我國變頻器行業主要表現出以下特征:
行業規模和應用領域不斷擴大
1993 年我國變頻器市場容量不足4 億元,到1999 年已達到28 億元,2008 年已接近150 億元。隨著市場的擴大和用戶端需求的多樣化,國內市場上的變頻器產品功能不斷完善,集成度和系統化程度越來越高,操作更加方便,同時也出現了某些行業的專用變頻器產品。另外,變頻器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從工廠的生產加工設備到中央空調、從重型機械到輕紡行業、從0.4KW 的小功率到900KW 大功率電機都已廣泛使用,且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
與外資品牌相比,內資品牌在技術上存在一定差距
我國變頻器配套產業的實力相對較弱,總體上看國產品牌無論在技術、加工制造、工業設計等方面還是在資金實力方面,都與國外品牌存在差距,特別是與西門子、ABB 兩大巨頭相比差距更加明顯。目前,外資品牌在國內中低壓變頻器市場的占有率與2007 年基本相當,仍保持在76%左右,同時由于2008 年我國加大基礎工程投資(歐美領先品牌的傳統優勢領域)等因素,前十大外資企業的行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尤其是行業領先品牌的份額進一步擴大。本土變頻器企業大部分以V/F 控制產品為主,對于性能優越、技術含量高的矢量變頻器等產品,絕大多數內資企業還沒有開發出成熟的產品。雖然個別表現突出的內資品牌如深圳英威騰、成都希望森蘭等已有矢量變頻器產品問世,并在部分市場應用領域取得了突破,但與國際巨頭相比,其產品的種類、規格還有待進一步充實和豐富。
本土品牌的份額迅速擴大,本土優勢品牌的實力迅速提升,但大部分市場份額仍被十大外資品牌占領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了外資的介入,例如西門子、ABB、三菱、安川等。國內變頻器市場是以外資品牌的進入而發端,外資品牌先入為主,直到2000 年前后還占據著90%左右的市場份額。隨著本土品牌的興起,內資變頻器企業的市場份額逐步擴大,特別是近幾年出現加速替代外資品牌的趨勢。2005 年內資品牌在中低壓變頻器市場的份。額還只有15%左右,到2006 年達到20%,2007 年進一步擴大到24%;2008 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由于我國當年啟動的許多基礎工程建設項目是歐美領先變頻器品牌的傳統優勢市場,內資品牌未能繼續擴大勢力,繼續保持著24%的市場份額。即使如此,內資品牌的份額也已先后超越韓資品牌、臺資品牌、甚至90 年代雄霸中國市場的日本品牌,形成歐美品牌、日本品牌、內資品牌三足鼎立。按這個趨勢,未來五年左右內資品牌的市場份額超過歐美品牌也是完全可能的,至少在高壓變頻器細分市場上內資品牌已經完成了這一超越。
到目前為止中國市場的外資品牌約40 個,其中比較活躍的外資品牌有十余個。同時涌現出上百家內資品牌,這些變頻器的生產廠商主要集中在沿海開放省市如廣東、山東、江蘇等地。深圳英威騰、成都希望森蘭、深圳匯川技術都推出了矢量產品,其中深圳英威騰不但低壓矢量產品的功率規格已經比較豐富,還擁有成熟的中壓矢量產品,去年又開發出高壓變頻器等新產品,其綜合產品線齊全程度已經超越富士、三菱、艾默生等外資知名品牌,正在逐步接近西門子和ABB 兩大巨頭;深圳匯川技術的行業專用矢量變頻器也取得了初步的市場成功,成功進入拉絲機、電梯、機床等日資品牌的優勢行業,表現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